第28章 鬼妻12
锦行跳下床,倒了杯茶水,温热、刚好入口,她被关了日余,自然有些口干,一饮而尽,抹了抹唇角的茶渍:“小八,以阿延的个性,定然是沉不住气的。这几日,你是怎么叫他不擅闯府衙、打草惊蛇的。”
他淡淡道:“睡了,就不必起来了。”
锦行一愣,明白过来,轻笑出声:“小八,你好狠的心啊。”
他挑眉:“哦?”
锦行眨了眨圆圆的杏眼:“不过嘛,巧了,我的心,也算不得好看。”
他看着窗外:“别高兴得太早。我们,还在姑孰城中。他们尚且还没回味过来,这最危险的地方,便是最安全的地方。”
锦行走到近前,那窗外灯火通明处,正是司马府,她唇角微微扬起:“那自然,要让他们没工夫回味了。”
他同她对视一眼,几乎是同时:“釜底抽薪。”
翌日,清晨,姑孰城内大街小巷,贴满了告全城书,甚至贴到了桓温府外。
今三人论道。
一曰:司马新薨,君欲以武削其兵权,其僚不从君意,是为不忠。
二曰:非也、非也。其众若弃械投诚,便是不义。
另曰:自古忠义难全,不可兼得,自当舍生而取之。
百姓中多半不识字,便拿到说书先生那求他念了出来。
这书寥寥四句话、写得浅显易懂,经说书先生一番妙语连珠,百姓意犹未尽,却牢牢记住了两个字,舍生。
舍生,而死。
他们面面相觑,不由有些慌神。
这时,又有人匿于人群,高呼着要去司马府确认司马是否犹在人世。
百姓本就将信将疑,耳根子一软,不知何人迈出了第一步,便陆陆续续地跟着走了。
一时半刻,司马府前人头攒动,吵闹着要见司马。
这风雨飘零的司马府啊,已没有一个能够当家做主的人,百姓本着法不责众的道理,聚在司马府前整整一日,黄昏时分,夕阳斜照在辉煌一时的司马府前阶上,老管家佝偻着身子慢慢出来了,勉强硬着头皮应下了。
百姓一哄而散,当下拍拍手打算回家收拾收拾,携老带小,暂时远离这是非之地。
他们自然,要混在百姓之中,离开姑孰城。
是夜,锦行也没闲着,求了慕八,说要再造访一趟司马府,挖一样宝贝。
慕八不置可否:“什么?”
锦行嫣然一笑,卖关子:“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。”
救他的命,造她的浮屠。
他挑眉:“重要吗?”
她点头:“很重要。”
这便换了黑衣,他带她一路到了司马府,她住了十日的院子。
她从房内取出了一把沾满了泥泞的小锄,指着院中那颗很难不注意到的松树:“小八,就是这了。”
他看着她,半晌,接过了这小锄。
“姑娘怎么又来了?”
锦行转身一看,又是司马兴男。
她站在院门外静静望着他俩,锦行不好意思地皱了皱鼻子:“啊,这个嘛,我也算住了段时日,自然有些怀念,还落了些东西要取回。”
司马兴男走近了些:“姑娘真是神通广大,一夜间就让姑孰城人心涣散,司马府自顾不暇。”
锦行微微笑道:“我自然,要为自己多考虑些。”
司马兴男倒不打算纠缠:“罢了,姑娘不必费心了,我可保你……”她顿了顿,看了眼慕八,又道:“你们,平安出城。”
锦行不卑不亢:“那就,多谢公主殿下了。”
司马兴男走后,慕八忽然停了动作,那双微微上翘的桃花眼眯了起来:“这就是,你说的很重要的宝贝?”
锦行走近一瞧,那坑中,竟是个不男不女的婴孩,胳膊上有个嫣红的胎记。她还未来得及开口,那婴孩突然张口说话:“我自然,是个很重要的宝贝了。”
锦行翻了个白眼,抓住他的一只脚:“你不是说,埋在土里,你就长出来了?你骗我?”
那婴孩挥舞着肉嘟嘟的手:“我这不是,活过来了吗?只是,尚且需要些时日长大罢了。”
锦行恶狠狠地盯着他:“滚。你等得起,我等不起!”
那婴孩指了指慕八,挑了挑基本没长出来的眉毛:“你就是要我救的人?”
慕八眸中闪过一丝困惑:“敢问阁下何人?”
婴孩有些得意地抱着手:“在下,行不更名坐不改姓,颍川,姬商。”
他忽然懂了,眼中泛起了几分笑意。
这两日,姑孰城行人匆匆、城门紧簇,司马府门口罗雀,突然平地起惊雷,又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那过了二十年行尸走肉生涯的司马兴男的躯壳,竟恢复了自主意识,从房中走了出来。
她径直去了冰室,一路上吓跑了好几个路过的丫头。
等到老管家匆匆赶来的时候,她握着那根压箱底的青蛇软鞭,正与门口的年轻侍卫僵持不下,她见到老管家,挑眉:“好久不见。”
老管家伺候了桓温大半辈子,自然识得,当下热泪盈眶:“公主,司马等了二十载,您总算醒了。”
她进了冰室,慢慢摸上桓温冰冷的面庞,不知在想什么,久了,她缓缓道:“入殓吧。”
很快,桓温的死讯传得人尽皆知,坏事传千里,不久,就传到了远在建康的吏部尚书、谢安耳中。
谢安假装遇刺受伤,在房里躲了几日,听闻此讯,颇有感慨地长叹一声,忽然想起那日夜里,那个芝兰玉树的少年,单枪匹马闯进了他的书房,刀光一闪,少年袖中的匕首方出鞘,就已架在了他的脖颈上,他一惊,握在手中的书差点掉落,到底是稳住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